简报

“蓄力研修培训 赋能专业成长”-----库尔勒市暑期继续教育初中语文2坊培训简报

发布人:朱礼艳 发布时间:2024-08-14
蓄力研修培训    赋能专业成长
------库尔勒市暑期继续教育初中语文2坊培训简报
2024年7月25日、7月30日,研修学习第二模块专业知识与能力模块和数字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块相应开始学习。这两个阶段旨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提升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加强教学评价与反思,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研修学习第二模块专业知识与能力模块,授课专家主要对义务教育新课标进行了解读。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新课标,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新课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细化了大概念的理解和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它将教育目标从传统的“育分”转向“育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指导下的教育改革,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推动学科实践及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中,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目标的核心。它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更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涵盖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信息素养等方面,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教育工作者需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激发其内在潜能,以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应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所以,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新课标》最引人注目的改变是提出了“学习任务群”概念。语文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而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学业质量”是《新课标》又一新增内容。学业质量是指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今后语文学习的评价指标。即学生经过九年的义务教育后应达到了什么标准?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有逻辑意义上的关联。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价值体现,也是语文课程最核心的目标。而核心素养的价值则是通过学习任务群来达成的。学习任务群既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又是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那学习任务群的最终实施效果如何?这就要通过学业质量去衡量,所以学业质量又是最终学习呈现的结果。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和学业质量三者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按照内容的整合程度,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学习任务群。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一个基础性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核心素养的载体。不再是学科知识的逐点解析与语文技能的逐项训练,具有整合性,听说读写一起落实。这必然涉及到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学生用“语文知识”来做事,进入“知识怎么来”与“知识有什么用”的探究与运用层面,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知识的素养转化。学习任务群又是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部编教材的课程内容,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单元,遵循“少而精、做中学”的原则,进行了结构化的整体建构,以丰富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推进学生的自主活动实践。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程内容要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和呈现出来。
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把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等多个学习要素的整合。以问题情境为导向,整合自主合作、个性化等用问题情境把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整合在一起。学习的方式不光有意义地接受学习,还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还要有多媒体资源的整合性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等。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凸显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学习任务群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学习任务群还是学生必须经历的学习规定。以学生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参与、体验、经历,就是做中学、学中做。“做”就是语文实践活动,听说读写思,在听说读写思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每个任务群可以分设不同的学习主题,围绕学习主题设计系列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设置多个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具体化为若干个活动步骤。从学习主题到学习任务、学习活动、活动步骤,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这就规定了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中必须经历的“做事”过程。实施任务群教学是对单元文本进行中“结构化”解读,将抽象、琐碎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具有真实意义和目标的系列学习任务。教学过程必须由串讲、串问,机械训练转为真实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主动性,凸显“任务”。一个学习任务群,以素养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学习情境为驱动。整合学习内容 、方法和资源等要素。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最为关心的是如何让学习任务群在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回顾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都是以单篇课文为内容进行教学,很多知识都是碎片化的。学习了新课标中任务群之后充分认识到识字写字、阅读鉴赏、梳理探究、表达交流是一个整体,是互相推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关注每篇课文,更要着眼于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做到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新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指出“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分析教材,明确单元主题属于哪一个任务群,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评价方式也分多种形式和渠道,其中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合理使用评价语言和工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极大地激励作用。新课标提倡的是一种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体系,不再仅仅依靠笔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研修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多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互评以及项目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特别是项目评价,它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通过展示项目成果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研修学习第三模块是数字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块。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技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在持续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被互动性更强、效率更高的新型教学方法所取代。例如,引入AI技术辅助教学,利用智能平板和教学大模型,不仅提升了课堂互动性,还能根据学生反馈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方法的更新,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素养提供了新的路径。技术赋能、以人为本的智能教育生态中,课堂教学具有人机协同的特点。教育者通过课堂教学将新的能量流和信息流传输给学习者,引导学习者身心发展。智能技术与教育者“各司其职”,推动教育生态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关系的重构。人工智能技术常见的课堂教学应用载体是教育机器人,它可助力教师开展“个性化、规模化教学”。人工智能技术的语音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已趋于成熟,可以为构建适应性的课堂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学生学习科学化和终身化技术赋能、以人为本的智能教育生态中,学生学习具有科学化和终身化的特点。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重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为泛在学习提供了支撑;元宇宙、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可为学习者搭建个性化学习时空。智能技术在精准干预学习者学习路径方面也独具优势。借助智能技术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通过精准画像分析、学习诊断报告及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等,建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以评促教”的智适应教育生态圈。 这些全新的数字科技更让我们教师对未来课堂的变革充满好奇,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来顺应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收起
蓄力研修培训 赋能专业成长---库尔勒市暑期继续教育初中语文2坊培训简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