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专业培训 赋能提质

发布人:张雅丽 发布时间:2025-07-17

2025年7月11日,小学数学教师暑期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丰富多元,包括教学实践与评价体系创新、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教师理念革新、专业成长、意识形态注入新动能。

   柳老师围绕“小学数学‘课程-课堂-评价’一体化变革实践”展开分享。针对片面智育问题,提出构建全面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兼顾基础与优长,解决学生发展“高原”与“高峰”的问题;评价形式结合个体与小组,平衡“每一棵树”与“一整片林”的关系;评价实施注重阶段与过程,处理好“点”与“面”的问题。同时,为解决教学过程割裂难题,强调落实“教-学-评”一致性,通过“长短课”优化教学时长,打造校园“学习场”拓展教学空间,践行“天地为教室,万物皆我师”的理念。此外,针对传统评价费时耗力的弊端,倡导构建数字化评价平台,整合作业记录、劳动记录、运动记录等小平台,实现学习过程实时反馈、作业质量有效监控、学习困点个性跟踪以及四精四必量化数据管理,提升评价效率与精准度。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考与实践”专题中,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新课标中的重要角色,即各门课程需用不少于10%的课时进行设计。这一要求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小学数学教学开辟新路径。

张老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讲座。她引用1935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提出的“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三个问题,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这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怀提供了思路,引导教师思考如何将爱国精神与数学学科有机融合。

培训中还对“国数课”进行了解读。“国数课”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数学课”的简称,是教师为祖国教数学使命感的新表达,致力于为数学课涂上爱国底色。其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中国故事讲好数学,另一类是用数学讲好中国故事,将爱国与数学相连接,以爱国为数学添温暖,用数学为爱国增理性。

 

培训反馈

 

参训教师表示,当日培训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从教学评价革新到跨学科融合,再到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为新学期教学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实用策略,教师们期待将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

 

▲收起
2.小学数学教师暑期继续教育7月11日简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