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小学语文教师暑假继续教育简报2

发布人:安婷 发布时间:2025-07-18
小学语文暑期继续教育单元教学设计作业简报
     为深化语文课程改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我校组织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暑期继续教育单元教学设计专项研修。期间,老师们聚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核心素养,结合各学段教材特点完成了单元教学设计作业,现将整体情况简报如下:
   一、作业亮点:紧扣素养,扎根实践
   1. 素养目标定位精准
  多数教学设计打破“知识本位”惯性,将核心素养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单元目标。例如,三年级《童话单元》设计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童话叙事特点”,更通过“创编童话时融入对善良品质的思考”“对比中外童话中的文化符号”等任务,将“审美创造”与“文化传承”素养落地;五年级《革命文化单元》则以“梳理课文中的英雄语言,体会情感表达”强化“语言建构”,以“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雄行为的意义”推动“思维发展”,体现素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
  2. 活动设计凸显实践性
  老师们注重通过真实情境任务驱动学习,让学生在“用语文”中提升素养。如四年级《观察与发现单元》,设计“校园植物观察日记大赛”,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植物特征(语言建构),通过比较不同季节的生长变化培养逻辑思维(思维发展);低年级《识字单元》则创设“汉字小侦探”情境,让学生在偏旁归类、字谜游戏中感受汉字的形义联系,在趣味活动中渗透文化传承意识。
  3. 评价方式趋向多元化
  突破传统“纸笔测试”单一评价模式,融入过程性评价与素养导向评价。如六年级《民间故事单元》,从“故事复述时的语言流畅度”“改编故事时的创意表达”“对民间故事中价值观的理解”三个维度设计评价量表,既关注语言运用能力,也重视审美与文化素养的达成,让评价成为素养培育的“指挥棒”。
   二、改进方向:聚焦细节,深化融合
   1. 需强化学段适配性
  部分教学设计对低、中、高学段学生的素养发展特点把握不够精准。例如,低年级设计中出现过于复杂的逻辑分析任务,高年级则存在简单重复的字词训练,后续可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进一步细化不同年级的素养培养梯度。
  2. 可加强跨学科联结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打破学科壁垒,目前多数设计仍局限于语文单一学科。建议在单元设计中适当融入跨学科元素,如《自然现象单元》可结合科学课的观察方法,《传统节日单元》可联动美术课的习俗绘画,让语文素养在更广阔的学习场景中生长。
   三、总结与展望
   本次单元教学设计作业展现了老师们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探索,多数作品体现了“素养立意”“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后续,学校将选取优秀设计进行校内展示交流,组织专题研讨打磨完善,推动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融入日常教学,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养分”,助力他们在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的浸润中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