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焦世俊提问 3个回答 浏览:23次 2022-08-22 11:00
第十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第十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知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生产中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兴趣,积极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及识别方法,能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出正确结果.

教学器材

电源、灯泡、开关、导线、小彩灯、直尺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小彩灯,展示小彩灯发光图片,并讨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通过欣赏图片,积极思考。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

 

 

 

 

 

 

 

 

 

 

 

 

 

 

 

1、串并联电路的概念生成。

引导学生由一灯的连接,提出问题:要使两只小灯泡同时发光?

鼓励学生设计电路图,规范画出电路图,生成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出示课题。

通过学生活动的形式强化概念。

 

 

学生思考。

 

 

设计两灯都亮的电路图。通过纠正电路图,能正确画出串并联电路图。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活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探究。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事项,

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实际操作。

    引导学生实验中分析两种电路特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动手连接电路,完成导学案,并能分析、讨论、归纳出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的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的特点。

 

引导学生动手的过程中,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验证自己的猜想。体验到自己的成功的喜悦。

3、生活中的物理。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电路连接方式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并进行分析。

学生思考,并能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生活中的电路连接方式。

 

体会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课堂

 

启发学生思考、交流,畅谈收获。提出困惑。

 

学生谈收获。提出困惑。

 

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

 

 

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2、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生活中的电路

 

 

 

 

 

 

 

 

 

 

 

1、下面电路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

 

 

 

 

 

 

2、请你为学校门卫设计一个门铃电路图。在门口摁下门铃,门卫室红灯亮,门铃响。值班人就知道有人来了。

           (电源、导线、门铃、灯泡)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居民楼的楼道灯,夜间总是亮着会浪费电。但是,如果有人夜晚出来,没有灯又黑不方便。现有一种自动控制的楼道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电路接通,灯亮;经过一两分钟后,内部的延时装置就把电路断开,灯灭。不过,只有夜晚天黑之后灯才能亮,白天,不论发出多大的声音,电灯也会“无动于衷”。这是因为在控制开关中装有“声敏”、“光敏”电阻。

     “声敏”和“光敏”的自动装置都是比较复杂的(实际使用时它们装在同一个盒子里),我们不妨分别用-声-和-光-两个符号代表他们。讨论他们如何连接电路中。试着画出电路图。

3 条回答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