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第十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1、知道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知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生产中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察能力.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兴趣,积极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及识别方法,能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
|||||
教学重点 |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
|||||
教学难点 |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出正确结果. |
|||||
教学器材 |
电源、灯泡、开关、导线、小彩灯、直尺 |
|||||
教学方法 |
实验探究 |
|||||
|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创设 情境导入新课 |
出示小彩灯,展示小彩灯发光图片,并讨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
通过欣赏图片,积极思考。 |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 |
|||
讲
授
新
知 |
1、串并联电路的概念生成。 引导学生由一灯的连接,提出问题:要使两只小灯泡同时发光? 鼓励学生设计电路图,规范画出电路图,生成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出示课题。 通过学生活动的形式强化概念。
|
学生思考。
设计两灯都亮的电路图。通过纠正电路图,能正确画出串并联电路图。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
|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活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
|||
2、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探究。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事项, 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实际操作。 引导学生实验中分析两种电路特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
动手连接电路,完成导学案,并能分析、讨论、归纳出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的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的特点。
|
引导学生动手的过程中,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验证自己的猜想。体验到自己的成功的喜悦。 |
||||
3、生活中的物理。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电路连接方式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并进行分析。 |
学生思考,并能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生活中的电路连接方式。
|
体会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
||||
课堂
小 |
启发学生思考、交流,畅谈收获。提出困惑。 |
学生谈收获。提出困惑。 |
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 |
|||
板 书 设 计 |
串联和并联
2、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生活中的电路 |
|||||
|
巩
固
练
习 |
2、请你为学校门卫设计一个门铃电路图。在门口摁下门铃,门卫室红灯亮,门铃响。值班人就知道有人来了。 (电源、导线、门铃、灯泡)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
||||
思 考 讨 论 |
居民楼的楼道灯,夜间总是亮着会浪费电。但是,如果有人夜晚出来,没有灯又黑不方便。现有一种自动控制的楼道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电路接通,灯亮;经过一两分钟后,内部的延时装置就把电路断开,灯灭。不过,只有夜晚天黑之后灯才能亮,白天,不论发出多大的声音,电灯也会“无动于衷”。这是因为在控制开关中装有“声敏”、“光敏”电阻。 “声敏”和“光敏”的自动装置都是比较复杂的(实际使用时它们装在同一个盒子里),我们不妨分别用-声-和-光-两个符号代表他们。讨论他们如何连接电路中。试着画出电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