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如何延伸出互动游戏,提升幼儿表达能力?
绘本教学延伸互动游戏,既能延续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又能在轻松氛围中推动他们主动表达。以下是结合不同绘本类型设计的互动游戏及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一、语言类互动游戏:从“听故事”到“说故事”
1. 角色对话扮演
- 玩法:选取绘本中对话丰富的片段(如《小兔子乖乖》中兔子和狼的对话),幼儿分角色朗读或创编对话。
- 表达引导:教师可提供简单台词卡(图文结合),鼓励幼儿加入语气、动作,比如“小兔子说‘不开不开’时,声音可以再响亮一点吗?”
2. 故事接龙/续编
- 玩法:读完《好饿的毛毛虫》后,提问“毛毛虫明天还会吃什么?”,幼儿轮流接话,共同编新故事。
- 表达引导:对“说不清楚”的幼儿,用提示性问题引导,如“是甜的还是咸的?吃了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呀?”
二、动作类互动游戏:用“肢体”辅助“表达”
1. 情节模仿秀
- 玩法:针对有鲜明动作的绘本(如《蹦!》中动物的跳跃、《蚂蚁和西瓜》中搬西瓜的动作),幼儿模仿并描述“我现在是XX,我在做XX”。
- 表达引导:强调“边做边说”,比如幼儿模仿小蛇扭动时,引导说“我是小蛇,我在慢慢爬,去找食物”。
2. 场景再现剧
- 玩法:用积木、玩偶搭建绘本场景(如《小熊的生日派对》的派对现场),幼儿扮演角色,再现或改编情节。
- 表达引导:鼓励幼儿说明“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比如“我是小熊,我要把蛋糕分给朋友,因为分享很开心”。
三、创意类互动游戏:从“理解故事”到“创造表达”
1. 绘本道具制作与解说
- 玩法:读《彩虹色的花》后,幼儿用彩纸制作“花瓣”,并向同伴介绍“我的花瓣是XX色,能送给XX,帮他XX”。
- 表达引导:对内向幼儿,先让他们和教师“一对一解说”,再尝试小组分享,降低表达压力。
2. 问题辩论会(适合大班)
- 玩法:针对《三只小猪》,提出“哪座房子最棒?”,幼儿分阵营说出理由,如“我觉得砖房子好,因为它不会被吹倒”。
- 表达引导:肯定“有不同想法”,教幼儿用“我认为”“因为”等词语组织语言,培养逻辑表达。
四、核心原则:让表达“无压力”
- 降低门槛:允许用短句、肢体动作辅助表达,不苛求“完整”,如幼儿说“月亮……走”,可回应“你是说月亮跟着我们走对吗?说得真好!”
- 关注兴趣点:从幼儿最感兴趣的绘本情节切入,比如幼儿喜欢《大卫,不可以》中的“捣乱”场景,就围绕“大卫还会做什么调皮事”展开游戏,激发表达欲。
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玩”中自然开口,既能深化对绘本的理解,又能在反复练习中提升表达的流畅度和自信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