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只注重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和技巧的锻炼,忽视了对学生思政元素的培养,其实数学有很多的思政元素,比如勇攀数学高峰的勇气,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维模式等,现在学科融合,比单纯的数学教学更能吸引学生。比如:
1. 结合数学史渗透爱国主义
-在学习“圆周率”时,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负数”时,提及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九章算术》中就有记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
2. 通过数据和案例培养社会责任感
-统计与概率部分:让学生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产量”“班级同学的节约用电情况”,引导学生关注环保、节约资源,培养绿色生活理念。
-应用题中设计“社区志愿者分物资”“为灾区捐款”等情境,在计算过程中渗透互助友爱、奉献社会的精神。
3. 借助数学思想培养品质
几何图形的拼接、组合(如七巧板),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解决复杂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分步思考、耐心分析,培养其严谨细致、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这些思政元素的融入,能让数学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