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上教版四年级"感受民间艺术"单元为例
摘要: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打破了以学科知识体系为逻辑的内容建构,以学生能力和素养为主线。教师对课程进行单元整合,创设真实情境,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其观察现象,确定基本问题,提取大概念。基于小学上教版《美术》四年级教材,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立足于单元视角对上教版《美术》第六单元"感受民间艺术"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大单元;单元教学;主题性;媒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是小学美术教育进入核心素养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针对问题情境开展自主与研究性学习、提升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强调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将其运用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逐渐形成美术学科的观念、思维方式和探究技能。
一、基于教材与学情,在大单元视角下实施主题性综合单元教学
在新课标视角下,基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提出,以艺术核心素养为引领,基于教材内容,优化单元结构,重新构思"主题性大单元教学设计"。基于本校四年级学生对于泥工、剪纸、拼贴、拓印技能的掌握度,学生在了解民间艺术朴素直观的审美表达、节庆礼仪和文化象征后,初步学会用不同的美术媒材和技能表现单元主题(运用吉祥元素表达寓意和意图)。
通过对核心素养的解构和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确定本单元的主题性大概念,由大概念确定单元基本问题,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引发思考:为什么在新年到来之时,大家都会写春联、贴福字?为什么有时还会把字倒写?主题性单元教学设计以大概念驱动的基本问题组织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活动。
考虑到教学对象是我校四年级学生,他们已接触过一些民间艺术造型和吉祥物的形象,已经了解其寓意是人们追求平安、幸福和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对自己所要表现的事物比较投入,也非常乐于表现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试图表达自己的感知,但缺乏表现的方法。基于以上学情分析,采用逆向设计,即先设计好学习的目标与成果,然后再按照目标与成果的要求展开学习过程的设计。"以始为终"的逆向设计,形成了较为整体的、有相互关联的、有序的单元学习架构。同时,结合区域院校合作项目和校本化特色一"相印成趣"(版画特色),学生在本单元中的每个艺术实践活动中完成的作品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印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寄存在更多的载体上,用这些被赋予吉祥寓意和祝福的"相印成趣"再创作作品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装点生活,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进一步传递内心独一无二的情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