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用于表示物质的组成。学习时可以从概念、书写规则、意义三方面入手,结合实例理解更高效: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比如水的化学式是 H?O,氧气是 O?。每种纯净物的化学式是固定的,混合物没有化学式(因为组成不固定)。
-
单质化学式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例如铁(Fe)、氦气(He)。
-
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例如氧气(O?,“2” 表示 1 个氧分子由 2 个氧原子构成)、氮气(N?)。
-
化合物化学式
-
一般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如氯化钠 NaCl,钠 + 1 价,氯 - 1 价)。
-
原子个数比约简后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如氧化铝 Al?O?,铝和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2:3)。
-
特殊:氨(NH?)中氮(-3 价)在后,氢(+1 价)在前,属于例外。
以 H?O 为例:
-
宏观意义: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微观意义:表示 1 个水分子;表示 1 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注:若化学式前有数字,只表示微观意义,如 2H?O 表示 2 个水分子。)
学习时可以多结合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如 CO?、NaCl)练习书写和分析意义,逐步熟练掌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