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本课题的有关情况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1.问题的提出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
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对语文课堂有效性的
研究,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新教材实施至今已有一段时间,听了许多课,本人发现我们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
着不少问题:
(1)三维目标割裂,不明确,不符合学生实际。
(2)教学内容单薄,结构松散,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3)过分注
重朗读与感悟,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4)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
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花里胡哨,却只留于形式。(5)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东拉西扯,
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过度整合,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削弱了学科特点。
我想这些正是造成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太高的主因。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研究、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成为摆在我
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2.课题界定和理论依据
所谓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指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与特点,在课程目标的引领
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程序,包括教学目标、教
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堂学
习中有无进步或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是教学
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生本教育理论 生本教育理论认为,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
体系,要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教育的宗旨。
据此,本人确立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所谓
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指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与特点,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程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教学准备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无进
步或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是教学有没有效益
的唯一指标。
此外,还有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教学方法论都是本课题立项的理论依据。
(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进行此课题的研究意在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通过设计一系列合理、科学的操作程
序与实施策略,让基础的教学资源——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碰撞产生最
大化的教学效益。
1、有助于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如何改善过程绩效,提高组织效
能,实现组织目标,是学校最关心和重视的。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而
众多研究结论表明,学校有效性依赖于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想成为优秀学校,首先必须做
到教学有效。
2、通过对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让老师了解目前教学中出现低效能、低产出的
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高老师对有效课堂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的理念。
3、本课题研究针对我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现状,具体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
用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为全
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4、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与方法
【研究目标】
使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中“三维”目标的切入点,设计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实施程序,
在尊重学生、尊重文本的情况下,合理地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通过精心设计每
一个教学环节,采用学生最易于接受、理解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实现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研究内容】
1、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研究(1)有效解读教材的基本策略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根据教材特点,准确
把握文本内涵,最大限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基础的教学资源——教师与文本、学生与
文本、教师与学生的碰撞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2)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因此,目标设计是有效设计的核心。课题组
将重点研究科学的、适切的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
2、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通过一课不同教法教、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研讨方式启
发思考,比照促动,着力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课题组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有效提问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教与学互动、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根据教学
内容、目的、要求设计问题,凸显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是课题组研究的重要内容。
(2)有效训练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设计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语言
实践活动,使学生科学、快捷地学会运用规范的语言表情达意。
(3)有效方法
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教师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如:
问题教学法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
章。)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4)有效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选用恰当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拓展学习空间,提高课堂
教学的效率。
(5)有效反馈 有效的教学依托有效的反馈。反馈的适时性,反馈内容的科学性与针对
性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3、有效评价策略研究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
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涉及学生学业
成就的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建立有效的教师反思机制,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
教学重建三个方面来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即研究怎样评价我们语文课堂的有效
性。
【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教学过程
中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掌握个案动态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出更高、更难
的要求。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就要采取措施,由浅入难,慢慢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