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一、树立学生主体观,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教学要求
教师由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转换为指导学生的“开放式学习”;同时教师的观念
也要改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起和谐民主、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奠定共同基础,又要承认差异,兼顾个性。通过
多种途径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才能,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成立合作学
习小组,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平
等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能深入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提
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能创造师生互动,学
生之间互动的机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心理障碍,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
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同时也能使学生提高与别人协作交往的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每
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使多数学生都得到锻炼,
这对教师的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动力,是成才的起点。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
:“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
要。
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在教学《
看云识天气》时,先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录像,调动起学生探究自然世
界的兴趣和欲望。教学过程中关于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
和天气的关系的自然知识都激发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于是让学生自行设计表
格,在阅读中思考:①共有几种类型的云?②表格如何设计得简洁明了?可以每个
小组设计一种。设计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接着让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在班
上讲述自己的设计和理解,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
文。在学习和评价中,学生学会了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经验,把各种云的光
彩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说明,突出云和天气的关系的特征。学生始终处在积极
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便得到
了充分的体现。学生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开
始逐渐地积累知识。久而久之,当量变发展到质变,就有了成绩的飞跃、提高。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
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
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它以知识
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按照这样进行教学,虽然强调
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却是以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
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
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的。一方面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表现为我
要学,这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责
任。只要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学生就会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
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当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
的。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未来的文盲
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
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
钥匙。拥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
才。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教法,思考高效
教学的策略,掌握高效教学的方法。精心施教,勤于反思,努力张扬学生的个
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素养、能力是十分
重要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