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
一、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内容繁多,而且以做题为主
作业是每个孩子都必须要面对的事实,但是多数孩子都不喜欢作业,尤其是数学作业,其中有50%左右的小学生认为数学作业的内容太多了,无论是课后练习题、卷子还是复习的作业,都沾满了小学生的时间。小学生们普遍表示他们每天的作业有三分之一都是数学的,其他科目例如语文的作业可能是以默写生字、默写古诗词为主,但是数学作业以题海为主,回家写作业的学生在家长辅导能力差的情况下,很难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以至于虽然数学作业布置的多,学生做的题多,但是知识掌握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学习的兴趣也被大量的数学作业压抑住了。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小学生基本放弃了数学学习,不仅完不成作业,连课堂上需要动脑思考的问题也不愿意配合老师完成。
(二)缺乏想象、趣味性不足
小学生由于其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的还不够完善,所以在部分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显得比较吃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不宜过多,不可单调、机械、重复,因为这样的作业会让小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家长难以做到辅导。从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来看,当前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确实比较枯燥,更多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重复性的内容,同一个类型的作业反复做习题,学生不堪重负,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比较低,完不成作业或者无法完成作业的学生超过了30%,能够顺利完成作业的学生仅有不到50%。
(三)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内容比较少
近年来生活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个主题,众多专家学者也认为小学各科目应该结合生活化的内容展开具体教学。国内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也主张教育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反对一切以书本为主的教育和教学,要求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建构一种美好生活,美好学习的景象。但是目前为止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内容还是没有完全实现,很多数学练习题都背离了生活实际中发生的事情,例如“一边注水、一边放水”的数学应用题,这是与学生日常生活不符合的,学生会在头脑中产生质疑和抵触的情绪。教师自己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的习题、活动基本没有。
(四)学生主动探索、完成作业的几率比较小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基本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都需要家长辅助进行完成,这就是一个监督与被监督的过程,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是相对痛苦的。小学生的作业其实不要求完成的多么完美,但要求是自己积极主动探索的结果,在头脑中建立数学逻辑思维。但目前来看,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与教育目标和要求相差较大,学生在被监督的情况下完成作业,数学逻辑和思维能力都没有办法达标,难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形结合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形成,问题猜想能力比较差,加上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就是课后题、练习册、数学卷子,所以学生们的思路就更加受限制。
二、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分析
(一)游戏体验式作业形式,提升趣味
游戏类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受欢迎程度比较高,在游戏中他们可以不知不觉的提升自身的数学技能。例如足球游戏、篮球游戏等,这些都可以同数学作业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锻炼计算技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虽然是游戏但也要求学生记录规律,最后落实猜想,学习用数学的视角看待生活中和游戏中的一些问题。
(二)感悟型作业形式,引发生活感触
感悟型作业就是反思作业,我们在午间俱乐部会讲解习题,一个例题可以衍生出多个问题的形式,教师根据一个例题设计出多个问题,让学生开发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具有想象力,只要能够合理的解决问题即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并不重要,以此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感触。
(三)数学故事分享活动,打破常规教学
在午间,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每个人每天分享一个小的数学故事,或者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有意义的数学故事。以表内乘法为例,可以分享例如乘法是如何诞生的、第一个提出乘法的人是谁、乘法口诀是如何发明出来的、乘法口诀最初是怎么应用于教学的,以及与表内乘法有关的趣味性小故事,共同追溯表内乘法的来源、分享表内乘法学习的乐趣,让小学生知道表内乘法的学习也是有意思的,还可以知道很多故事。我们还将神话传说中的一些故事中蕴含的乘法口诀也整理到了一起,例如西游记中的乘法口诀,充分激发了小学生表内乘法学习的乐趣,猴子偷桃子、猴子偷仙丹等等。
(四)绘制数学手抄报展评,调动学习积极性
数学手抄报趣味性非常足,小学生也都非常喜欢,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数学理论、数学故事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为了让学生们更加了解数学,学习数学,可以设计手抄报活动,学生在办手抄版的过程中要收集资料和一些信息,促进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同学共同合作,即便是不喜欢学习数学或者以往难以完成数学作业的学生,也都能够很好的参与进来,完成手抄报的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加感兴趣,还特别加入了故事元素。大家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和数学才能,共同绘制五彩斑斓的手抄报。
(五)午间闯关式数学游戏,让午间辅导充满生机
游戏闯关式就是通过游戏闯关的游戏方式进行数学辅导,打破传统作业辅导的讲课和习题教学模式,学生以掌握知识为目的进行闯关,没有通过闯关的同学可以自检自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闯关游戏,就是将练习题设置到不同的关卡中,让学生进行闯关练习,了解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所学习的知识,闯关是否通过就可以检验出来了。闯关游戏的关卡设置中,我们采用三级关卡,一级关卡是难度比较低的关卡,所设计的习题是比较简单的知识内容,二级关卡是中等难度的关卡,所设计的习题难度中等,三级关卡是高难度的关卡,是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设计的,内含有部分奥数题目,是为了提升学生数学成绩而设计的。闯关游戏的习题一部分来自于教材,一部分来自于试卷,另外一些是奥赛竞赛题,符合不同学生的一些需求。
三、结束语
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时间的问题,其中精简和创新是必然要做到的,教学内容和作业设计也一定要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否则无法起到相应的教育效果,不能以题海战术代替科学的作业设计。
参考文献
[1]郎小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试题与研究,2022(27):160-161.
[2]林梅香.刍议“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减”和“加”[J].试题与研究,2022(26):188-190.
[3]王守悰.新课标环境下小学数学作业量的优化途径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9):55-56.
[4]胡全会.“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转型[J].小学教学研究,2022(26):82-83.
[5]王小红.“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索与研究[J].新课程,2022(33):32-33.
[6]赵素提.浅析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2(09):73.
[7]江燕梅.理解·联结·拓展: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路径探索——以人教版四下“乘法分配律”为例[J].新教师,2022(08):43-44.
[8]张继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与研究[J].新课程,2022(32):34-3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