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低年级学生不会预习,也没体会到预习的好处,对预习往往是被动的执行。如果学生在预习中自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时,他们一定会十分欣喜。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明确预习目标,提高预习效率,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久而久之,习惯就能养成。二年级语文的主要预习任务是:
1、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想想记字方法。
2、标出自然段或小节号,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
3、通过读文想一想: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根据相应的任务,在第一课时出示导学提纲让学生按照预习的步骤进行自主学习。刚开始实行阶段,学生预习目标明确,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发现,教材中有多种体裁的课文,如果都用相同的模式预习,效果有好也有差。于是我对预习要求做出了调整,根据课文类型,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去读课文,读文就显得不盲目了。而在预习童话类课文时,就引导学生把关注点放在故事情节上,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阅读中就明确了预习的目标。在学生预习课后生字时,引导他们与以前学过的字比较,尝试用多种方法记字。读文中遇到好词好句或不明白的地方,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读、画、写的习惯,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对于人物故事或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课文则引导学生去查阅课外资料,为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这样不断地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学生预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