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好游戏案例?
一是题目。一个好的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首先要有具体性和针对性,能体现案例所体现的主题内容,也就是孩子们玩了什么游戏,比如书中的“桥”“挖河道”;其次是童趣和亮点,比如“跟着大王去巡山”“巧娃难为无水之炊”。
二是游戏背景,背景介绍。我们说要给孩子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我们教师在观察孩子之前,要考虑到观察的孩子是什么学段,每个学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还要观察到孩子玩的区域的特点,有什么材料,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潜力发展。孩子们的游戏一般都是持续性游戏,我们要了解孩子们之前与材料的互动程度,也就是前经验。对于陌生的区域,可以给孩子们先普及知识,如果是教玩法要教开放式的,给予孩子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存在安全隐患的也要提前考虑。
三是游戏的视频,图片描述,有逻辑,有阶段性,逐步呈现。
阶段一:白描,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
阶段二:继续游戏的白描,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
阶段三:………
教师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去观察幼儿的,我们在写观察实录时只要平铺直述的描述这件事就好了,不需要带个人感情。比如像:我觉得,他好像害怕了,谁应该怎么做…统统不要。一开始我也总是喜欢把我认为的写进白描,后来写着写着也总结出自己的小技巧。可以简单介绍环境,先记录孩子的一些大动作,再记录孩子的小动作,以及幼儿活动的持续性,反复性,变化性的细节,包括孩子们的对话语言。反复去看孩子们的视频,尽可能用最平实的语言还原事件或人物。
当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怎么办呢?当然第一步,观察幼儿出现了啥问题,如果是教师不需要介入孩子们能自己去解决的问题当然是做个旁观者就好,当问题的困难程度达到教师需要介入的程度,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介入,比如游戏共同者,舞台管理者。回教室后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今天发生的事情,用画的方式去表征,引发孩子对于当前情况的思考,结合情境和材料,通过尝试体验自主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替代性的解决问题。
四是行为分析。案例捕捉好了,描述好幼儿的行为,也尽量利用专业知识解读幼儿的行为,可以从指南的五大领域来解读,也可以从科学的教师观,儿童观,游戏观等方面来解读。在我看来,有点像政治大题,专业知识结合案例分析。注意也不要过分解读分析哦。
五是教师支持策略。游戏结束后,教师仍然可以发挥支持与引导的作用。应该基于幼儿的行为,支持理解幼儿的需求。比如环境,生活经验等等。
在我看来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专业引领”,从无从下手,到多看多学习,看看别人的优秀案例是从哪些角度观察孩子游戏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