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培养
培养后进生需要耐心、针对性和科学方法,核心是帮他们建立自信、找到学习节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先“破冰”:建立信任与自信
- 降低“畏难感”:从最简单的知识或任务入手,比如让后进生回答课本上的基础问题、完成一步就能得出结果的练习,只要做对就及时肯定(“这个点你掌握得很扎实”),让他们感受到“我能行”。
- 主动“搭话”:课间多聊非学习话题(比如喜欢的游戏、动画片),拉近关系。当学生觉得老师“不只是盯着成绩”,才会更愿意接受引导。
二、精准“补漏”:找到问题根源
- 诊断薄弱点:通过小测试或面谈,明确后进生是“基础没跟上”(比如三年级没学好除法,导致现在学分数困难),还是“方法不对”(比如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理解公式),或是“态度问题”(觉得学了也没用)。
- 制定“个性化清单”:比如针对计算差的学生,每天布置5道基础计算题,目标不是多,而是“全对”;针对应用题弱的学生,先练“找关键词”(比如“一共”对应加法),再逐步学列式。
三、课堂“托一把”:不让他们掉队
- 设计“阶梯式”任务:比如讲“长方体体积”时,让后进生先完成“数小正方体个数”(直观感知),再尝试用“长×宽×高”计算,中间老师随时指导。
- “小老师”辅助:安排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在练习时轻声提醒后进生“这一步该用哪个公式”,但避免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想。
四、课后“拉一把”:及时巩固
- 短平快的辅导:每天利用10-15分钟,针对当天课堂的1-2个重点知识,用简单例子再讲一遍,比如“今天学了约分,我们再练3个最简单的”。
- 与家长“同频”:告诉家长“不用盯着孩子做难题,每天监督他把课本上的例题看懂、做对就行”,避免家长给孩子加码导致抵触,而是形成“小进步就鼓励”的氛围。
关键原则:不与他人比,只与自己比
后进生的进步往往是“螺旋式”的,可能今天做好了,明天又出错。这时候要多关注“他比上周多对了2道题”“这次作业比上次整齐”,让他们感受到“进步看得见”,慢慢从“被动学”变成“愿意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