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一种白发,三处愁思 ——《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导学案
赵淑伟2023/2/9分类:教学设计
(一)创作背景
1.《渔家傲·秋思》:这首词发生在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1040年,边关战事吃紧,51岁的范仲淹主动请缨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虽是八月,但此时的边关已是寒冷的冬天。此词即作于西北军中。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
2.《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作于1074年,当时40岁的苏轼任密州知州。苏轼20岁被点为进士,可谓少年得志。在新法施行过程中遭到新党的排挤,被迫离京。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力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作于1188年左右,是48岁的辛弃疾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二)字词校正
嶂(zhàng) 浊(zhuó) 燕( yān ) 寐(mèi ) 擎(qíng) 貂裘(diāo )(qiú) 千骑(jì) 鬓(bìn) 挽(wǎn) 挑灯(tiǎo) 分麾下炙(huī) (zhì)弦(xián) 霹雳(pī)(lì) 了却(liǎo)
二、自学任务
1.朗读三首诗词,找出这三首词中包含白发的句子,并把它誊写下来。
《渔家傲·秋思》中描写白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密州出猎》描写白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描写白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读这三首诗词,找出其中的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句子,并把它积累下来。
《渔家傲·秋思》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有: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场面的句子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场面的句子有:
3.三读这三首诗词,找出蕴含作者情感的句子。
《渔家傲·秋思》中蕴含情感的句子有: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蕴含情感的句子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蕴含情感的句子有:
三、合作互学:探究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特点以及作者情感
四、梳理与归纳——言为心声,愁乃真情:归纳词的主旨。
五、达标检测
1.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描写边塞秋色,以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于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2.下面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西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境界。
B.开篇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3.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沙场秋点兵”与“可怜白发生”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六、类文推荐(作业布置)
(提示:参照学习上面三首诗词的学习方法选择其中一首进行解读。)
1.《满江红》作者: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资料助读】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资料助读】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它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3.《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资料助读】这首诗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公元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元朝,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