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18 童年的水墨画

董淑萍2022/12/21分类:教学设计

18.《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庄浪二小   董淑萍

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 检查读书情况。

1)读生字。

mò  rǎn  ɡān  suì lànɡ  hú shuǎnɡ   mó  ɡu  téng  bō

墨  染   竿                蘑  菇       

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碎”翘舌音“染 爽 ”,前鼻音“竿”,后鼻音“腾 浪”等。“蘑菇”在一起时,“菇”读轻声。

2)读词语。

水墨画 染绿  浪花 溅起 清爽 打碎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前鼻音“溅”,后鼻音“爽”。

(开火车读,齐读)

2.会写字:

墨 染 竿 碎 浪 葫 爽 蘑 菇 腾 拨 

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

3.识记生字

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竿 浪 葫 蘑 菇 碎 腾

2字比较。如: 醉一碎

4. 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说怎样写好所读的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②交流:提醒大家在写哪个字的时候注意什么?

“墨 染 竿 葫 蘑 菇”是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除了“墨”是上宽下窄的字,其余都是上窄下宽的字。

“碎 浪 ”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爽 蘑”:

三、《溪边》图文

1.学生集体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体会情感。

2.教师范读第一节诗。学生模仿读。

3.重点分析讲解第一节诗

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

        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

四、小结:略

五、作业设计:

1. 认写生字。

2. 仿写第一小节诗。

【板书设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