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温度与水的变化

邓维妮2023/6/15分类:教学设计

1.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水的加热和冰的融化实验,知道水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认识到形态变化取决于温度。

2.科学思维:水的加热实验中,记录和综合分析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假设,能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能推理出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探究实践:在进行水的加热实验中,能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能与同学深入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4.态度责任: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增进喜爱观察物态变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给水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和形态发生的变化。

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温度、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器材一套、冰块、食盐、试管

学生:酒精灯、火柴、三脚架、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清水、温度计、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温度与热量(预设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烤火的图片,问同学们是否在寒冷的冬季有与老师相同的回忆,再问为什么大家会想要把手放在火焰附近呢?

教师拿出点燃的酒精灯,让学生将手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注意保持适当距离),思考:为什么会感觉到热?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原因引导,提出点燃的酒精灯向周围散发热量,手接收了酒精灯的热量,感觉到热。教师板书:热量

在投影机下,教师将一支温度计放置在酒精灯火焰周围,温度计有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并且提问,现在的温度是多少?学生读数。然后教师将温度计再靠近酒精灯,学生再次读数。追问:你看到什么现象?能解释一下吗?(预设:温度升高,因为点燃的酒精灯将热量传给了温度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觉身边的热现象,用问题引出热量的科学概念后,重点关注热可以导致温度计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设计探究实验,记录水温变化(预设30分钟)

提问:现在让酒精灯加热这杯水,水会有什么变化?(预设:温度会变高,会沸腾,冒气泡,变成水蒸气)揭题:温度与水的变化。

提问:水沸腾时,有哪些现象呢?追问:沸腾时,水变成了什么?板书:水→水蒸气。

提问:什么温度时水能沸腾?(预设:100℃。PPT呈现,在标准大气压时,水沸腾的温度是100℃,并且补充强调所处的环境不同,水沸腾的温度也略有不同。)

提问:沸腾时,如果继续加热,水温会怎么变?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变?如何设计实验验证?

提问: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加热呢?水温会怎么变?还有其它变化吗?怎么验证?

提问:设计思路有了,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出示一些温馨提示给学生们,包括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内容如下:

1)给水加热,开始计时,直至沸腾,记录温度。

2)沸腾后继续加热,持续测量水温3分钟。

3)停止加热,持续测量水温3分钟。

4)观察、记录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水的温度变化记录表

【设计意图】以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为任务驱动,引导孩子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温度和形态会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探究。

三、交流实验现象,分析变化原因:(预设:4分钟)

实验结束,请小组上台汇报交流。

提问:沸腾前,水温是怎么变化的?为什么?(预设:吸收热量)追问: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停止加热,温度会降低呢?(预设:放出热量)

提问:观察一下,水沸腾时,持续加热,温度是怎么变化的?追问:温度变化的幅度大吗?提问:沸腾后刚撤掉酒精灯时水的温度是多少?此时水不再沸腾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办法让它继续沸腾?

提问:现在你来说一说,水的沸腾过程和什么有关?(预设:热量、温度)小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水会沸腾。放出热量,温度下降,水不沸腾。

提问:水刚开始加热至沸腾前,除了温度,水还有哪些变化?(逐渐产生气泡和白汽)沸腾后继续加热水会怎样?(产生大量气泡和白汽,剧烈翻滚)沸腾后停止加热水会怎样?(气泡消失,白汽减少)

追问:水形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温度、热量)

总结: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形态发生变化;水在释放热量后,温度下降,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交流与分析水的温度、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学生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

四、拓展(预设:1分钟)

提问:让这杯水热量不断减少,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补充板书 水变成冰)

提问: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着热量的作用?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冰与水之间的转化,感受到科学思索的乐趣。

五、板书设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