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猫》

李珍2022/8/19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准“屏、折”2个多音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猫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语文要素】

4.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2.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准“屏、折”2个多音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猫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能感受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体会总分结构在表达中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分类识记生词

1.识字写字指导。

2.多种方法,理解四字词语。

3.分析相对的词句,感受事物的多面性。

出示:老实又贪玩、贪玩又尽职

(1)读正确。注意停顿。

(2)比较,发现词组间的相同点。(每组两个词,表达的意思是相对的。)

(3)找一找。这些相对的词都是形容猫的,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词句。

出示:丰富多腔地叫唤又一声不出;什么都怕又勇猛;腿还站不稳又淘气。

(4)说一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对立的性格,用上“……又……”说一说。

示例:喜欢跟人聊天又爱独处;怕高又爱坐过山车;喜欢早起锻炼又爱睡懒觉……

三、借用结构图,整体把握文本

1.默读全文,思考:作者写了几只猫?(一只。两个不同时段:长大后和满月时。)

2.区分段落。哪些段落分别在介绍长大后的猫和满月时的猫?

要点:第1~5自然段介绍长大后的猫,第6自然段介绍满月时的猫。

3.出示结构图,并自读课文完成绘制。

(1)介绍结构图。出示简要结构图。

 

点拨:围绕一样事物,写了哪几个方面;抓关键词填写。

(2)边读边补绘结构图。长大后和满月时,作者又写了猫的哪些方面?

 

4.看结构图,作者是如何把猫写具体的?如何把古怪的特点写具体的?如何把可爱的特点写具体的?

2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重点)

2.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难点)

一、复习导入

二、把握言语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1.关联,发现共同点。读一读结构图最外侧框里的内容,说说有什么发现。

要点:都是关于猫的形象的,有优点也有缺点;每个框里都有两层意思,且两个意思是相对的。

2.删减比较。把缺点全部删去,再来读一读文章,你觉得哪个更好?

要点:有优点,也有缺点的猫才真实,才可爱,才是生活中大家常见的猫。

3.推测,找理由。优点、缺点,作者究竟是夸猫、爱猫,还是贬猫、厌猫,读文章找理由。

 

三、抓对立转折,迁移写作

1.联系课后小练笔,练习写话。

2.拓展练笔。

四、比较阅读,多样角度

1.读“阅读链接”,思考:同样写对猫的喜欢,这两位作家又是怎么写出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阅读链接二和课文比较。

2.总结:当我们表达对某一事物的喜欢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写作。

 

 

[教学板书]

 

13猫

 

 

[教学反思]

人无完人,猫无完猫,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表达意思相对的词句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对于课后的“阅读链接”,我引导学生将老舍笔下的猫和夏丏尊、周而复笔下的猫作比较,体会到夏丏尊除描写小猫毛色的漂亮外,主要通过写一家人对小猫的态度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而周而复则通过写猫的外貌和神情、动作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通过比较,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