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古丽米拉·阿不力米提2025/7/16分类:教学设计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优
(一)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既是新课标要求,也是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3]。相较于其他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很
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
中,学生围绕具体的任务进行学习,有着明确的学习
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
逐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
机知识。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学
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享受到充分的自由。通俗点说,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做自己的主
人,自己把控学习进度,其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围绕具体的任务去学习,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需要不断想办法
解决,或是请教老师,或是和其他同学讨
论,或是自己查阅书籍,或是上网查找资料等,直到
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
享受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学习信心得到进一步增
强,其问题解决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也会
因此得到培养和提升。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
用。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
(一)基于教学情境呈现学习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呈现任务是首要环节。小学
生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为了方
便学生的理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情
境将学习任务呈现出来,这样也有利于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指导学生如何“查找网
上资源”“认识搜索引擎”等知识点的时候,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学习任务: “以自己家
乡为目标,查找一些值得一去的旅游景
点。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导游,该如何设置旅游路线,
如何为游客介绍家乡的景点?”这样一
个学习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将学生的学习
热情和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来,为接下来
学习任务的实施打好牢固的基础。(二)基于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
方式,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
“袖手旁观”。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
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顺利且高效
完成学习任务。以上文“查找网上资源”学习任务为
例。教师可以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
组,然后让每组学生相互讨论,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
思路,在这个基础上设置详细具体的方
案,最后再分工合作,实施方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
料,了解家乡有哪些旅游景点。然后对各个景点的信
息进行查找,筛选有价值的旅游景点,接
着再上网查找地图,如何用合适的路线将这些景点串
联起来,最后再对选中的景点进行细查,
做好“导游词”。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学生应当“各
司其职”。比如,某个学生负责筛选景点,某
个学生负责规划路线,某个学生担任“导游”。在这
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计算机操
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信息素养等均得到很好地锻
炼和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团队协作
能力和合作精神也因此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基于全员参与评价学习任务
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的
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指点和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知道自身的不足,才知道如何有的放矢
地去改进和完善。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
评价的时候,教师应当摒弃以往的以自己一人为主的
垄断式评价,而应当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
突出让所有的学生全都参与其中。具体点说,教师可
以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指导自己小组
的不足。然后,教师再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互指优势与不足,比如哪些路线有待完
善,哪些“导游词”有待补充等。最后,教师再进行
综合评价。这样的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全面
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取长补短,实
现学习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
法,一方面可以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
位,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清楚认识到任务驱动
教学法的优势,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加大对任务驱动教
学法这一新型教学方法的研究力度,将其
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实
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大幅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