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大青树下的小学
沙亚·吾尔列汗2025/7/10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会认“坝、汉”等 13 个生字,会写“晨、绒”等 13 个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 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作者自豪、赞美之情。
4. 体会课文描写的景美、人美,学习按一定顺序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感受边疆民族小学的美。
-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自豪、赞美之情,学习按一定顺序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1. 播放一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身着特色服饰,在学校快乐学习、玩耍的视频。
2. 提问: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他们在漂亮的学校里开心地学习、游戏。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这样一所小学,那里的学生大多是少数民族,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所特别的小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坪坝、穿戴、鲜艳、飘扬、敬礼、湿润、狂欢、好奇、招引”等词语的意思。
- 指导书写生字:
- 分析“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的结构和笔画特点。
- 重点示范书写“晨”(注意上面的“日”要写得扁一些)、“装”(上面是“壮”,不要写成“状”)、“影”(右边三撇的写法,长短、间距要合理)。
- 学生在练习本上临摹、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哪些方面?
2.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概括:课文写了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等场景。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尝试给课文划分段落。
4. 交流讨论,明确段落划分:
-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在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 第二部分(第 2、3 自然段):写同学们上课时认真读书和下课后尽情玩耍的情景。
- 第三部分(第 4 自然段):写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和团结。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学习了生字新词,还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将深入走进这所小学,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词,每个生字写 3 遍,词语写 2 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听写,同桌互评。
2. 回顾课文主要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哪些场景。
(二)精读课文,感受美
1. 学习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
- 自由朗读第 1 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是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 学生交流,重点理解“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 引导学生抓住“从……从……从……”的句式,体会上学路上景色的美丽,以及学生来自不同民族。
- 让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感受我国民族的多样性。
- 指导朗读,读出欢快、愉悦的语气,表现出孩子们上学时的高兴心情。
2. 学习第二部分(第 2、3 自然段):
- 轻声朗读第 2、3 自然段,思考:这所小学的学生上课和下课时分别是怎样的情景?
- 交流上课时的情景:
- 找出描写同学们上课时认真读书的句子,如“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描写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同学们读书声音好听,学习认真。
- 指导朗读,读出同学们读书时的认真劲儿,以及窗外的安静。
- 交流下课时的情景:
- 找出描写同学们下课后活动的句子,感受同学们的欢乐。
- 想象一下,同学们还可能会在校园里做哪些有趣的游戏?
- 指导朗读,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表现出同学们下课后的欢乐。
3. 学习第三部分(第 4 自然段):
- 齐读第 4 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 重点理解“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 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赞美和自豪之情。
- 感受这所小学的美丽和宁静,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赞美之情。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回顾课文,说一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拓展:展示更多不同民族小学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不同地区小学的特色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3.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校,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学校的早晨、课堂、课间等场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大青树下的小学,感受到了它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的氛围。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努力学习。
(五)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把自己的学校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 景色美 民族多
来到学校 穿戴美
上课 认真读
下课 尽情玩
美丽 团结 可爱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较好地体会到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但在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描写的方法时,还可以更深入一些,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段落分析,掌握得更扎实。另外,在拓展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交流自己学校的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热爱之情。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