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二次根式

沙尼亚2025/7/14分类:教学设计

二次根式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2.理解a≥0)是非负数和()2=a.

3.理解=a(a≥0)并利用它进行计算和化简.

【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二次根式的概念,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出a≥0)是一个非负数,用具体数据结合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导出()2=a(a≥0),最后运用结论严谨解题.

3.通过具体数据的解答,探究并利用这个结论解决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

通过具体的数据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分类的数学思想,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二次根式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

1.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 a≥0)是一个非负数;()2=a(a≥0)及其运用.

3. 

【教学难点】

利用a≥0)”解决具体问题.

关键:用分类思想的方法导出a(a≥0)是一个非负数;用探究的方法导出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回顾:

a是正数时,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即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

a是零时,等于0,它表示零的平方根,也叫做零的算术平方根.

a是负数时,没有意义.

【教学说明】通过对算术平方根的回顾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概括:a≥0)表示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也就是说,a≥0)是一个非负数,它的平方等于a.即有:

1)≥0;(2)()2=a(a≥0).

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在中,a的取值必须满足a≥0,即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

思考:等于什么?

我们不妨取a的一些值,如2,-2,3,-3等,分别计算对应的的值,看看有什么规律.

概括:当a≥0时,=a;当a<0时,=-a.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x取什么实数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教学说明】可由学生抢答完成,再由老师总结归纳.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有关性质:(1)()2=a(a≥0);(2)当a≥0时,=a;当a<0时,=-a.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伴交流.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让学生大胆发言,进行知识提炼和知识归纳.

 

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1.1”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

 

本节课从复习算术平方根入手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再通过特殊数据的计算,理解二次根式的有关性质,经历观察、归纳、分类讨论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教学活动的方法.

上一篇: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