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思伟英2023/6/14分类:教学设计

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植物种子多种多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胚发育来的。

·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会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内部结构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资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科学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并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

难点: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干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学生收集的其他植物的种子、放大镜、镊子、白纸等、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12分钟)

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

[材料准备:蚕豆、黄豆、绿豆等植物种子、观察记录表一]

1.给每组提供蚕豆、黄豆、绿豆等植物种子。

提问:这些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籽儿”、“豆子”等)

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词汇描述种子,“籽儿”、“豆子”都是植物的种子。

2.提问:这些植物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准备用哪些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

教师引导学生用眼、鼻、手等感觉器官从颜色、形状、大小、气味、表面光滑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明确观察方法和观察内容)

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观察,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一)”中。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5.提问:春天把这些种子播种到土里会怎么样?(预设:学生结合已有经验思考种子的作用,回答可能长成一株植物)

6.揭示课题: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板书)

二、探索:观察发现(预设23分钟)

观察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材料准备:干的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放大镜、白纸、观察记录表二]

1.过渡: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育成植物,那他们的内部结构有什么奥秘吗?(了解学生前概念)

2.出示观察记录表二,让学生将自己的猜想以简图形式画在记录表中。

3.汇报交流,教师询问猜想理由:你为什么这么觉得呢?

4.不同猜想引发探究:大家的猜想各不相同,那种子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5.出示材料,今天老师给每组各准备一粒干蚕豆和一粒水浸泡一天的蚕豆。大家觉得可以怎样来观察比较这两粒蚕豆呢?(预设学生阐述实验方法,教师适当补充完善)

6.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吗?(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对照温馨提示直接观察外部形态共同点——种皮。剥掉种皮,沿着那条缝将种子分开,并用放大镜观察。)

7.学生观察,画简图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8.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外面包裹着的皮——种皮;上面尖尖的是胚芽,小齿状的是胚根,一开始看到的两半是子叶,胚根、胚芽和子叶合起来就是植物的胚。

9.提问:植物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吗?种皮和胚是哪一部分将来会长成新植株?(预设:种皮保护种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芽)

10.教师小结:种皮保护种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提供营养。胚会发育成新植株。

11.过渡:我们刚才观察的是蚕豆种子,那其他种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

12.出示玉米种子,分组观察玉米种子,它有哪些结构?

13.出示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图: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玉米种子与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一样都有种皮和胚)

三、拓展:制作种子贴画(预设5分钟)

1.  种子除了能发育成新的植株,还能进行艺术创作呢!大家看这是其他小朋友创作的种子贴画(课件展示),如果我们要来创作贴画,你觉得应该如何来制作呢?

2.  播放种子贴画微视频,你学会了吗?请在课后也创作一幅种子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