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考虑

马俊2024/8/10分类:教学设计

包容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主张在教育中倡导和实践包容、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家庭和个体 的价值观和差异。包容教育最初源于西方,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被广泛引入国内,现今已成为我 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谈一谈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 一、理论探讨 1.包容教育的基本概念。包容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文化、社会和个体 特点,让每个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平等对待和发展。也就是说,包容教育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尊 重学生的差异性,同时抑制歧视和偏见的态度;其二是强调学校教育应贯穿于全体学生,采用人性化 和个性发展的教育形式来支持其学习发展。 2.包容教育的两种理论基础。包容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论,需要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来支持其实践。 学界认为,包容教育主要有两种理论基础: (1)人权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人类的尊严和权利,包容教育原则为人权教育理论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权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同伴的权利,重视并承认不同群体 和文化的价值和权益。 (2)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在社会和学校中人的认同是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包容教育重视每个学生在 学校和社会中的认同,尤其是在多元文化的情况下,包容教育通过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 经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己的认同和敏感性。 3.包容教育的实现途径。既然理论基础已经确立,那么包容教育如何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呢?以 下是一些包容教育的实现途径:(1)建立健康的教师-学生关系,教师应从鼓励、支持和指导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 克服困难和挑战,使其能够健康成长。 (2)强调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家庭和社会背景, 以便更好地相互理解和支持。 (3)采用灵活的教育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背景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让每个学生在自己 的舒适区内得到良好的学习体验和发展。 (4)加强教师对复杂多元背景的了解和尊重,培养教师对多元文化的关注,提高教师的文化敏感性 和学术水平,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支持和引导学生。 二、实践探讨包容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教育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下面从 几个实际案例中来探讨包容教育的实现。1.纽约市的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纽约市的学校非常注重文化 多样性的发展。在纽约市的小学和中学中,有超过 120 种语言和文化,其中 42%的学生是移民。因 此,在这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纽约市学校实行一些特殊的教育政策,比如在教学程序中固定地为家 长群体开设专门的会议室进行文化交流以及设计针对性的课程等。以上这些教育政策为家长和学生提 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能够在包容和尊重的环境中感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些努力和 收获进一步促进了纽约市在防止歧视、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2.东亚地区高中部的文化教育实践。在东亚地区,元素教育(强调人文主义价值观)被广泛应用,而 包容教育在这个文化教育背景下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在东亚高中校园内,实行“元素教育”强调 “人类生存多样性”的理念,让在校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提高文化敏感性和增强文化认同, 加强了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3.中国大学的文化和学科发展实践。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从建校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 教育体系。随着教育学科的深入发展,学科建设也做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成果,这些努力包括打破学科 界限,让交叉学科得到更好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创新能力。总的来说,包容教育作为一 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各项实践也证明了包容教育 有助于促进学生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提高文化认同和自我认知。因此,在推广包容教育的同时,我 们也要逐步完善其相关的投入和实践机制,让包容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我们的 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发展机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18牛和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