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春天在哪里

朱丽萍2025/7/18分类: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

春天在哪里

学科

美术

年级

一年级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一年级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通过“听、看、做”结合的方式,降低创作难度,同时让“故事”意识引导他们丰富画面,感受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春天,充满生机与希望,是激发学生艺术感知与创作热情的绝佳主题。本单元教学设计围绕“春天的故事”展开,旨在通过一系列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感知春天的美,用艺术形式表达对春天的理解与热爱 。通过欣赏春天的自然景象与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审美感知,使其能敏锐捕捉春天的色彩、形态等美学元素;让学生掌握绘画、手工制作等技能,运用线条、色彩、形状进行创作,提升艺术表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尝试不同材料与表现形式,培养创意实践能力;介绍春天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与艺术表现,增进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提升文化理解能力。

 

 

单元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审美感知:能够识别和欣赏春季美景,形成初步对春天美的意识,能够描述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艺术表现:使用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来创作作品,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创意实践: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创意实践,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文化理解:通过造型游戏活动感受春天的独特魅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意识。

重点:发现并收集春天色彩,掌握点、线、面表现春天叶子的方法。

难点:用点、线、面创作出有创意的春天叶子作品

 

 

 

教材分析

 

本单元涵盖三个紧密相连的课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探索春天。“春天在哪里”,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象,如发芽的树木、绽放的花朵、北归的燕子等,感受春天的色彩变化,学习用简单线条和色彩描绘所见之景,培养观察力与色彩感知能力。“心中的春天”,侧重于学生内心感受的表达,鼓励学生基于对春天的观察与想象,运用点、线、面等美术要素,通过绘画、拼贴等方式,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春天主题作品,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春天大舞台”,将美术与表演融合,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与春天相关的舞台道具,如花朵头饰、树叶披风等,布置春天主题舞台,并表演与春天有关的故事,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体验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学习能力较幼儿园也有了较大提高,是迅速提高艺术能力的好时机。基本能够独立完成艺术作品,想象力丰富,具有创新思维。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对春天有一定生活感知,但对艺术表现春天的方法技巧了解有限。他们具备简单绘画与手工基础,如涂鸦、折纸等,在色彩运用、造型设计上需进一步学习提升;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事物易产生兴趣,抽象思维与分析问题能力尚在发展,能观察到春天明显变化,但对深层次美感与艺术表现理解不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需教师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学习目标

 

感知身边的美,认识美存在于我们周边。

介绍色彩基础知识,认识点、线、面造型元。

素训练用不同材料表现点、线、面的能力,提高色彩收集和运用能力。

培养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热爱之情。

 

 

学习评价

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与思维活跃度;记录评价学生每次创作过程,包括创意构思、材料选择、制作技巧等,及时反馈指导 。

2. 终结性评价:对学生“春天的艺术展”中绘画、手工制作作品,“春天小舞台”表演进行综合评价,考量艺术表现力、对春天主题理解传达、创新能力等;组织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反思学习过程与成果,学习他人优点 。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这首歌的歌词里都在问春天在哪里,那么,你们知道春天到底在哪里吗?

1:我听过!春天在花园里,花儿都开了。

2:春天在草地上,草都绿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春天确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春天的美。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找春天,画画春天,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所在,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二、新授环节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天就在大自然里,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能在大自然里找到春天的景象吗?

1:春天里花开了,有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特别漂亮。

2:草也绿了,还长出了很多新芽。

3: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也在飞来飞去。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春天不仅在大自然里,也在画家的笔下。现在,请你们欣赏几幅关于春天的中国画。(展示《春风又绿江南岸》吴冠中作品、《淡黄杨柳舞春风》陈树人作品)你们看到了什么?

1:我看到柳条吐出了绿叶,好像风一吹就能飘起来。

2:这幅画里的花朵画得真生动,好像能闻到花香一样。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感受也很深刻。我们再看一幅版画《绿遍江南》,看看美术作品中的点、线是如何变化的。(展示《绿遍江南》张新矛、朱琴葆作品)

1:画里有疏密穿插的线,像树枝一样。

2:还有层次分明的面,好像远处的山和近处的草地。

3:我还看到了大小相同的点,可能是雨滴或者花粉。

师:你们真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小朋友!看了画家的作品,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老师也想来画画春天。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展示国画工具:毛笔、墨水、颜料)生:毛笔、墨水、颜料!我知道这些!

师:对!你们知道吗?这些工具可以画出非常美丽的国画。现在,你们看我用毛笔和墨水使出了什么魔法。(教师开始国画创作演示,边画边讲解)你们看,这墨色晕开了,你看它像什么?

生:就像雨滴落在花瓣上一样。

师:那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来试试,其他同学认真看,看看他画出的墨色晕开像什么。我们来玩一个“你画我来联想”的小游戏吧!(学生上台画画,其他同学进行联想)

师:对!这晕开的墨色就像春天里的很多景象,比如花朵、雨滴、云雾等。现在,请你来画一画,看看这晕开的墨色能变成春天里的什么景象。(分发国画材料,学生开始尝试绘画)

生:(开始尝试绘画。有的画出了花朵,有的画出了雨滴,还有的画出了小草和树枝。)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和美术作品中的春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国画创作演示,激发学生对国画的兴趣,引导学生尝试用国画工具表现春天。

三、学生创作环节

师:同学们,你们画得真棒!现在,就请你们继续用这些国画工具和材料,来表现你们心中的春天吧!可以画花、画草、画树,也可以画小动物或者春天的景象。老师会在这里指导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问老师。

(学生们开始认真创作,有的用毛笔蘸着墨水画出了柳树和花朵,有的用颜料涂出了五彩斑斓的蝴蝶和蜜蜂,还有的用滴洒的方法表现出了春雨绵绵的景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想象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画的魅力,体验创作的乐趣。同时,教师的指导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国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

师:同学们,你们的作品都太棒了!现在,请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吧!(指名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

生:(学生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兴奋地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其他学生认真观看。)

师:你们看,这幅画里的柳树画得多生动啊!枝条摇曳,好像风一吹就能动起来。这幅画里的花朵五彩斑斓,真是太美了!还有这幅画里的小雨滴,画得真细腻,好像真的能滴下来一样。你们都很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相互欣赏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春天,感受了春天的美,还用我们的双手创作出了属于春天的美术作品。你们知道吗?春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天里,我们要像小草一样顽强生长,像花朵一样绚烂绽放。希望同学们都能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用我们的辛勤汗水谱写幸福生活的乐章!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小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和希望,引导学生珍惜春天,积极向上。同时,也为下节课的教学做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期待。

板书设计

 

春天在哪里

色彩丰富、鲜艳

点、线、面

 

作业设计

 

 

A层:基础类作业

学会用点、线、面画出春天的叶子

B层:提升类作业

学会从色彩等多方面分析春天的变化,并能用废旧材料做出花环或头饰。

C层:拓展类作业

能用语言表达出春天的变化,说出春天的植物和动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并能与伙伴在户外一同游戏,发现春天的美。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春天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