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基于概念转变策略的小学科学课例研究
拉丽娜·哈布德力2024/8/23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时间的测量》单元是学习有关测量时间的课文,涉及日晷、太阳钟、
水钟、沙漏等科学原理及应用。学生学习“时间的测量”的过程,也是对“事物有规律运动”的认
识的过程。从古到今,人类世世代代寻求更为准确的测量时间的方法,测时工具的改进是与人
类文明史同步的。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建立在前面几节学习基础上,学
生已经了解摆的等时性原理、机械摆钟,会做一个一分钟摆 30 次的钟摆,但是仅有这些科学
概念和简单制作是不能用来计时的,还必须依靠机械技术。学习和使用齿轮操纵器是本节课的
核心。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让学生理解摆钟是怎样工作的,体验制作
一个计时器的乐趣,进而理解科学、技术、工程的内涵。本课属技术工程领域的范畴,教师提
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观察、设计和制作,为学生的概念建立或转变搭建脚手架。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2.观察摆钟内部构造。
3.能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4.体验研究和制作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
5.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三、教学准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组材料:一套制作计时器的材料,秒表、剪刀、钩码、棉线、胶带、燕尾夹。教师准
备:一分钟计时器模型、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
师:同学们,开始上课之前,请听一个声音。(播放 PPT,钟摆摆动的声音,无画面,只
有声音)
师:你们猜,这是什么声音?
生 1:我觉得这是钉钉子的声音。
师:哦,这是钉钉子的声音?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生 2:我觉得这是水滴的声音,只不过声音被放大了几十倍或者几百倍。
师:那你觉得这个声音有什么特点呢?
生 2:均匀。
师:均匀是指声音每次间隔的时间都是……
生 2:都是一样的。
师:哦,都是一样的。
生 3:我觉得这是钟摆的声音。
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 3:均匀。
师:听起来声音的间隔时间相同,是匀速的,对吗?
点评:用机械摆钟的钟摆摆动的声音导入新课,让学生猜测声音的来源,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多种不同的猜测归结于一点,不管是钉钉子的声音、水滴的声音还是
钟摆的声音,发出的“滴答”声是有规律的,间隔时间相同,这是所有计时工具遵循的基本原
则,问题中隐含着计时工具必须具备“规律运动”特点的暗示,也为本节课利用“摆的等时性”原
理进行制作的活动做了铺垫。
师:(播放 PPT)同学们,这确实是老式的机械摆钟的钟摆摆动时发出的声音。钟摆有规律地摆动发
出了有节奏的声音。带动秒针以相同的快慢转动。下面我们来了解有关机械摆钟的发展历程。
2.制作前的指导
(播放 PPT)公元 1582~1583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摆的等时
性是指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而且摆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与摆幅大小和摆锤重量无关。(播放 PPT)到了 1656~1657 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制造出世界
上第一台机械摆钟。机械钟的出现促进了当时整个机械工业的发展,钟表和罗盘、枪炮、印刷术一起
构成的技术革命,成为产生近代科学的动力,科学技术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