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小学音乐低段课堂教学中声势有效应用的实践与研究

俄勒斯·阿勒哈2024/8/19分类:教学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目前的小学 音乐课堂不再简单的是依靠老师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灌输,而是要求小学音乐课堂可以带给学生更 多的音乐体会,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声势 律动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就围绕声势律动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究, 旨在不断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水平。 引言: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将会有很大的提高。采用声 势律动的教学方法在结合音乐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音乐的氛围。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于提 高人的艺术素养有重要的帮助。实践证明,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它能更直 观地显示音乐产生的节奏,帮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参与音乐的学习,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1.声势律动的基本概述所产生的节奏感,通过声势律动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并使得学生可以很好地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声势律动 教学方法有着它独特的优势。在课堂中进行声势训练时,学生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进行仔细聆听,找 出不同音乐之间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并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多元化的思维, 帮助学生可以对音乐内涵进行深入的感悟。 2.声势律动在小学低段音乐课程应用的必要性音乐律动能够让学生听到音乐后,随着音乐做出一系列 动作,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要想学好 音乐,学生要有足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 了解音乐的节奏,能够随着节奏的变化而变化拍子。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艺术讲究的是创造力,利用 声势律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散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音乐。学生能够正确 认识音乐,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促进他们全方面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此外,声势律 动教学能够让学生以身体为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在学习当中,能够不断提高和训练自身的 节奏感,以此来获得更大的进步。大多数小学生都活泼好动,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 教学时做好学生节奏感的训练计划,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可以提升他们 对音乐的认知力,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能有更大的进步,对音乐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音乐 素养。.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教学中声势律动的有效应用 1.声势律动激发音乐兴趣 通过声势律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教师想法设法在音乐学习中,加入 更多的肢体和律动活动,例如在学习《小小粉刷匠》这一儿歌时,我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粉刷匠的 小帽子、刷子、小桶等小道具,让学生在手握道具之后想象自己真的就是一个小粉刷匠。在身体体验 的环境下,再引导学生根据歌词中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刷完屋顶又刷墙”这一句,让学生拿着小 刷子指着屋顶,指着墙面,将歌词和动作紧密联系起来,最后结尾“哎呦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学生互相指着对方的鼻子,露出开心的笑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不同的小组 对应不同的动作,然后通过动作接龙的方式让学生全部参与到整首歌的动作之中。 2.声势律动体验音乐情感 为了增强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情感共鸣,老师在选择音乐时,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感比较强,或是律动性 和带入感强的音乐,让学生进行声势律动的练习。比如可以选择像《新年好》这样的歌曲。这是一个 很欢快的歌曲,而且整首歌的带入感很强,前奏响起来,就让人进入到新年的热闹的氛围之中。老师 可以教学生一些颤膝拍手的脚步和一些拜年的动作,在前奏开始前,先让学生分组站成 一个大的圆圈,歌词进入部分开始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之前排练好的队形两人一组对视,结合拜年的 动作慢慢移动,最后结尾部分全体同学站成几排,一起喊出新年快乐的口号。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 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首歌中所传递出的欢乐祝福的情感。老师设计动作的难易程度,不仅仅会关系到 是否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设计太难的动作,还会造成学生太多注意力放在动 作的完成上,反而忽略了对音乐的感知。 3.声势律动创建音乐意境 小学音乐课堂要结合声势律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出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 到音乐节拍的特点。音乐作品欣赏中,我们要深刻感受和体会音乐营造的意境,将意境与心境有机整 合到一起,升华音乐艺术。一般来说,不同音乐作品主题和内容都具有独特性,对应的意境也有所差 别。故教师通过声势律动辅助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中, 教师在音乐知识传授的同时,渗透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背景,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内涵及作者对民族 的热爱之情。在欣赏时,可以选择带有民族特色的声势动作,如叉腰跺脚、捻指耸肩等,感受蒙古族 特色风情,且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声势律动不仅仅是简单地加入动作,老师在 进行课堂教学时,还要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适当转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不同年 龄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要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作为音乐教学的基础再与声势律动的 教学方式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当下学生特点的音乐动作。 结束语: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融入声势律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促 进学生获得更好的艺术感受,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采用类似声势律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全方面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 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草原就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