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与实施
苏萍2024/8/25分类:教学设计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追求的是智慧,强调知识间的综合联系,让课堂真正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和个人兴趣,让美术课堂越来越有趣味,让学生爱学乐学。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围绕教学目标,科学选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中的内容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开发拓展的内容,也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选择的美术作品、相关文化、知识、技法、美术活动、条件、设施、环境、场地等。
1、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教材内容的组织筛选和增补。
教材内容的筛选和增补,是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兴趣的需要,选择教材中最经典的素材或补充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在有效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学习素材。从实际需要出发,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兴趣爱好。要用经典的素材,尽可能多的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2、对教材及教材以外的拓展内容做到充分理解和掌握。
对教材及教材以外的拓展内容做到充分理解和掌握,有效针对性的运用,使其指向具体缓解目标。只有做到对这些教学内容充分理解与掌握,才能在运用时明确这些教学内容,在实现某一环节具体的教学目标中的目的与作用,才能使你的教学思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3、要研究设计教学示范内容和形式,把握操作的关键点。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重难点,选取富有启发性的示范内容,示范内容的设计非常关键,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尝试和研究,在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把握操作的关键点。
二、围绕教学目标,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逆向思维的备课方法:先从学生学习结果开始思考,先想想学生为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采用怎样的方法,怎样的教学方式。 通过几个环节才能解决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即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几个能突出重点,突出难点的必要环节在此基础上,再适当添加分润本课的教学内容,能活跃本课情趣的环节。
三、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恰当教学方式
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可以理解为教学策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既要考虑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又不忽视对学生主动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的培养。我们现在经常选用的教学方式、一般有接受式、自主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等几种。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围绕教学目标,选择科学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我们要依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依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教学条件,选择适用于本课能够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1、美术课堂示范教学法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课堂教学中直观演示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演示是要充分应用美术的造型、语言、展示技法,带给学生美的感受。在基本技法的学习中,直观演示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针对教学目标有效进行直观的教学示范呢?只有把握示范的时机才能提高示范效率使示范恰到好处,示范教学不一定成为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特定环节,教师应该审时度势。根据具体情况,抓住时机进行示范:1、直观示范要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象。2、直观示范要具体有主次,突出重点。3、直观示范过程是启发学生的过程。
美术教学中离不开示范,示范是美术教学中最直观,最具体,最形象的一种有效方法。他在美术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通过示范来突出美术学科的视觉性与直观性,是直观示范落到实处,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有效。
2、教具的制作与使用
设计巧妙运用恰当的美术教具,在教学过程中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目标中相关知识与技能教具的种类十分宽泛。常规的美术教具包括课本范画、模型、实物、挂图等。
3、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支柱,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经验,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而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又需要丰富并且符合学生学习特色的教学内容来填充,因此合理选择组织恰当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考虑科学性和系统性。科学性:要以知识内容的科学性为前提,如色彩透视等。知识的讲解要科学绘画,泥塑版画技法的指导要科学。系统性:知识的由浅到深、技法的循序渐进。
4、板式设计要合理,要具有审美性
课题的书写要规整字的大小和位置,泛化的摆放位置等都要考虑教学过程的实施,是围绕着怎样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而展开的系列活动。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个分解的不同教学环节组成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三年级上册美术感受音乐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