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新课标下“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与实践》培训感悟 ——让教学从“零散”走向“闭环”
缪巧2025/7/14分类:培训感悟
《新课标下“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与实践》培训感悟
——让教学从“零散”走向“闭环”
奎屯市第七小学 缪巧
7月13日上午,戴永萍老师关于《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的培训,像一场清晰的“教学导航”,让我对“教、学、评”三者的关系有了从模糊到清晰的认知,更感受到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变革的核心方向。
一、读懂内涵:“教学评”不是“三件事”,而是“一条线”。过去总觉得“教”是老师的设计、“学”是学生的任务、“评”是课后的检测,三者像是分散的环节。但戴老师用生动的比喻让我明白:“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是“目标引领下的闭环”,三者始终围绕同一个目标发力。这让我意识到,脱离目标的“教”会变成盲目灌输,脱离目标的“学”会失去方向,脱离目标的“评”则会变成无效检测。只有让三者锚定同一个核心——新课标要求的素养目标,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教得有效、学得扎实、评得精准”。
二、抓住核心:让目标成为课堂的“指挥棒”。戴老师强调“核心要求在于‘一致性’”,而这一致性的起点是“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新课标下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掌握”,而是要细化到学生的素养发展。这种“目标—活动—评价”的一一对应,正是让课堂高效的关键。
三、实践落地:从“知道”到“做到”的关键策略。培训中最受启发的是“实践策略与案例分享”环节。戴老师展示的案例让我看到,“教学评一致性”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能融入日常课堂的方法:比如在语文课上,目标是“体会人物情感”,教学时就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分角色朗读,评价则通过“是否能结合文本说出人物心情变化的理由”来落实;
培训之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一致性”融入日常备课。相信当“教学评”真正形成闭环,课堂会更有方向感,学生的成长也会更看得见、摸得着。感谢戴永萍老师的分享,让我对新课标下的课堂变革有了更清晰的行动路径。
上一篇: 《用教育家精神照亮教育人生》培训感悟
下一篇:《漫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感悟
共 0 条评论